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3 月汽车销量 / 交付汇总    小米回应 SU7 高速上碰撞爆燃事故

大小為火星兩倍,哈勃觀測到等離子體構成球狀物

2016/10/8 19:40:45 來源:網易科技 作者:劉春 責編:彌塵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一個個由正在燃燒的等離子體構成的巨型球體,這些等離子體球體是一個遙遠的恒星系統(tǒng)拋出來的。

這個超熱氣體構成的球體,其大小是火星的兩倍,可能來自于附近一個正處于暮年的恒星。

讓天文學家不解的是,一顆垂死的恒星,即所謂“紅巨星”,可能已經沒有剩下多少物質,但還能像普通恒星一樣不斷噴發(fā)燃燒的等離子體。

觀測發(fā)現,這顆恒星怪胎處于一個距地球1200光年的恒星系統(tǒng)。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圖像顯示,這些等離子球體以很快的速度遠離其神秘的源泉,速度相當于半小時內完成月球到地球的旅程。

更重要的是,這些燃燒的物體——其溫度被認為高達9400℃——一直每隔8.5年噴發(fā)一次,目前至少已持續(xù)400年的時間。

但它們似乎來自一顆處于膨脹狀態(tài)的紅巨星,這顆紅巨星被命名為“V Hydrae”。

這一類型的恒星處于其生命的最后階段,位于其核心的氫燃料正在耗盡。隨著它們融合剩余的氫燃料及其外層物質脫離被拋向太空,它們的體積變得非常龐大。

不過,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認為,“V Hydrae”的等離子體球體來自附近一顆因隱藏無法觀測到的伴星。

由于這顆行星的運行軌道為橢圓形,它每隔8.5年才靠近“V Hydrae”。一旦距離足夠接近,該行星上的物質會被被吸走,在行星周圍形成一條環(huán)狀帶,即行星環(huán)。

這種穩(wěn)定的行星環(huán)作為等離子體球體的一個跳板,當行星與恒星之間的距離增大時,等離子體球體以每小時約50萬英里的速度被拋至太空中。

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拉夫溫德拉·薩哈伊(Raghvendra Sahai)領導了這項研究,他表示:“根據之前的數據,我們知道這種物體被高速噴出,但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正在進行中的這一過程?!?/p>

他說:“我們認為,一顆恒星生命最后階段產生的這些氣態(tài)等離子體球體,對我們觀察到的行星狀星云某些結構的形成提供了幫助。

美國宇航局的研究團隊認為,行星與恒星之間的這種“舞蹈”,可以解釋圍繞垂死恒星所產生的各種發(fā)光形狀。

盡管這些等離子體球體的噴發(fā)有時間規(guī)律,但它們每次飛離時不總是在同一方向。

因為伴星在其軌道上運行時有略微擺動,這會影響到行星環(huán),所以等離子體球體的飛離方向會發(fā)生改變。

薩哈伊稱:“這個發(fā)現是相當驚人的,但也非常令人開心,因為它有助于解釋其他人觀察這個星球時所發(fā)現的一些神秘現象。

通過對這個星球進行為期多年的觀測,這個研究團隊能夠建立起有關該恒星系統(tǒng)長期活動的圖片。

他們指出,一旦等離子體球體冷卻和膨脹,它將再也無法觀測到,除非利用位于美國夏威夷毛納基山天文臺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ub-Millimeter Array,簡稱SMA),觀測波長比可見光更長的光。

通過對來自多個望遠鏡的若干年數據進行整合,他們正在建立起關于該等離子體球體的圖片,該等離子體球體的擴張、冷卻和散開,顯示了一顆行星從紅巨星到行星狀星云的這一演化進程。

薩哈伊補充道:“這些觀測顯示這些等離子體球體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移動。觀測數據顯示其剛噴出、移動至稍遠處和更遠處等不同階段的情況。”

該研究結果已發(fā)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廣告】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