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被天體撞上的后果:地核“漏氣”了 45 億年,直到現(xiàn)在?

環(huán)球科學 2022/11/5 17:30:54 責編:遠生

一個巨大的天體可能曾撞上過地球,月球也許就產(chǎn)生于這次撞擊。(圖片來源:NASA / JPL-Caltech)

在地球上所有的氦氣中,有 0.000137% 格外受到地球科學家的關(guān)注,因為它們可能關(guān)系到地球的起源。

1903 年 5 月,在美國堪薩斯州德克斯特(Dexter)小鎮(zhèn)上,居民正計劃著一場盛大的慶?;顒?。不久前,這里剛發(fā)現(xiàn)了儲量豐富的地下氣體,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這里蘊藏的是天然氣,并期待著天然氣資源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

按照計劃,慶?;顒拥淖罡叱睂⑹菤饩狞c火試氣。然而當鎮(zhèn)長講完話,將點燃的干草丟向出氣口時,卻沒有燃起大火。鎮(zhèn)長不死心地重復了幾次,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鎮(zhèn)上的居民不得不接受這個“令人失望”的結(jié)果。這些無法點燃的氣體隨后被送到了堪薩斯大學進行鑒定,堪薩斯大學的化學家發(fā)現(xiàn),其中含有一種未知成分。

這種未知成分就是氦氣。小鎮(zhèn)居民不會想到,當初被他們“嫌棄”的氦氣,如今已經(jīng)變成了比天然氣更為寶貴的資源。不過對地球科學家來說,地球上有 0.000137% 的氦格外值得關(guān)注 —— 這是氦的一種同位素,氦-3

填充氦氣的氣球可以飄起來,還不易燃,因此受到了廣泛歡迎。但也有研究者指出,這是一種極大的資源浪費(圖片來源:pixabay)

每年,大約有 2 千克的氦-3 從地球深處泄漏,沿洋中脊和地幔熱點(hot spot)來到地球表面。問題在于,我們?nèi)圆恢肋@些氦-3 來自地幔還是地核,也不清楚地球深處還儲存著多少氦-3,而這些問題可能關(guān)系到了地球的起源。

“撞出月球”

在大約 138 億年前的那場大爆炸后不久,元素周期表中最輕的氫和氦開始出現(xiàn),其中氦由兩種穩(wěn)定同位素組成:大部分是氦-4,還有少量的氦-3。幾十億年過去,當宇宙冷卻到某種程度,這些“原始”的氦伴隨著巨大的氣體和塵埃云坍縮,其中央形成了一個熾熱的內(nèi)核 —— 我們的太陽就是如此誕生的。而沒有進入恒星核心的物質(zhì)可能會變成行星、小行星和其他碎屑 —— 其中也包括我們的地球。

哈勃望遠鏡下礁湖星云的中心(圖片來源:NASA, ESA)

這些來自宇宙之初的氦同樣被封印在地球內(nèi)部,雖然鈾和釷衰變產(chǎn)生的氦-4 稀釋了當初“原始”的氦-4,但地球上絕大部分氦-3 依然來源于太陽星云,這些氦-3 也就成為了記錄地球誕生和演化過程的第一手資料。

地質(zhì)學家已經(jīng)知道,如今,在地幔深處存在著不少氦-3。然而在地球歷史上,氦-3 卻并不會乖乖地留在地球內(nèi)部,它離開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巨大的撞擊事件,比如可能曾“撞出月球”的忒伊亞(Theia)原行星撞擊事件(據(jù)推測,忒伊亞原行星的體積超過了火星的一半,甚至可能接近火星 —— 顯然這種時候白堊紀末期的那種小行星就已經(jīng)不夠格了);另一種方式則更加緩慢,比如洋中脊、地幔熱點等能使深層地幔來到地表的構(gòu)造運動。

問題是,無論是以哪種方式離開,一旦來到地表,氦氣大多會直接進入地球大氣,并且很容易離開地球系統(tǒng),很少有氦能循環(huán)回地幔。那么,在過去的幾十億年間,如果深層地幔中的氦-3 難道一直在“付出”而從未得到“回報”的話,這些持續(xù)逸出的氦-3 來自哪里呢?

一些研究者提出,地核中儲存了大量的氦-3,并在源源不斷地補給到深層地幔。新墨西哥大學的地球科學家彼得?奧爾森(Peter Olson)和扎卡里?夏普(Zachary Sharp)就是這種觀點的支持者,他們認為地核就像是一個安全的保險柜:“與地球系統(tǒng)的其他部分相比,不太容易受到大規(guī)模撞擊事件的影響,也并不會參與地球表層的板塊構(gòu)造活動?!痹谶@個假設(shè)下,數(shù)量就變成了一個關(guān)鍵問題:在地核形成時獲得了多少氦-3,又向地幔輸送了多少氦-3?

地核是個“保險柜”

前段時間,奧爾森和夏普建立了一個模型,試圖更詳細地解釋這個過程。這項研究發(fā)表于《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地球系統(tǒng)》(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在他們的模型中,主要關(guān)注氦-3 在兩個重要階段的變化:地球早期吸積過程獲得氦-3 的過程,以及之后失去氦-3 的過程。

地球早期吸積過程獲得氦-3 的過程(左),以及之后失去氦-3 的過程(右)(圖片來源:原論文)

根據(jù)目前的類地行星形成理論,在地球剛形成時,表面還是一片熾熱的巖漿海,如果原地球增長到足夠的質(zhì)量,就能夠吸引富含氫和氦的大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巖漿海的表面能溶解高壓大氣中的氦。計算顯示,一部分氦可能就此儲存在了地幔中,還有一小部分氦或許最終能夠進入到原核中。

奧爾森和夏普的模型推測,大約 45 億年前的一場撞擊釋放了地幔中的氦-3—— 這就是忒伊亞原行星撞擊事件,這場撞擊拋出的碎屑可能形成了月球的雛形。不過,這顆原行星還不足以“撞漏”地核:這場撞擊只是使地殼廣泛熔化,并使地幔中的大部分氦氣逸出。此時的地核就像是一個保險箱,保存著地球最后的氦-3 儲備。

然而,盡管這場撞擊沒能直接“撞漏”地核,但依然可能導致了地核中氦-3 的泄漏:如果早期地幔中的氦大量消耗,那么在整個核幔邊界將存在氦濃度的明顯不平衡;在接下來的地球歷史中,地核中的氦-3 將不得不泄漏到地幔中,再隨著地幔對流來到地表。

地球經(jīng)典圈層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地球真實的結(jié)構(gòu)可能還要復雜許多(圖片來源:Kelvinsong / wikipedia)

奧爾森和夏普想做的,就是利用現(xiàn)在氦-3 的泄漏速率和深層地幔中可能的氦-3 濃度,來反推地核向地幔輸送了多少氦-3,從而得知在地球的嬰兒時期,有多少氦-3 進入了地核。計算表明,在地球形成初期,原核中曾容納了有 100 億~9000 億千克的氦-3。如此巨大的數(shù)量,說明地球是在一個蓬勃發(fā)展的太陽星云內(nèi)部形成的,此時太陽星云內(nèi)還有高密度氣體。

局限于模型

不得不承認的是,與大多模型研究一樣,這一結(jié)論還缺乏有效的證據(jù)。模型運算的結(jié)果基于種種假設(shè) —— 例如地球在吸積過程中獲得了氦-3,氦進入了原核等等。“這些假設(shè),以及其他不確定性,包括太陽星云相對于地球形成的速度持續(xù)了多長時間,意味著地核中的氦-3 可能會低于計算結(jié)果?!闭撐闹羞@樣寫道。

但奧爾森和夏普依然希望能夠找到更多線索,來支持他們的觀點。例如,在大爆炸時與氦同時產(chǎn)生的氫可能會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如果能發(fā)現(xiàn)其他太陽星云中的氣體,例如氫,從類似的地點,以與氦-3 相似的速率泄漏出來,可能就會是一個‘確鑿證據(jù)’?!?/p>

沒徹底漏,但也漏了

參考鏈接:

  • https://agu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29/2021GC009985

  • https://phys.org/news/2022-03-ancient-helium-leaking-core-clues.html

  • https://www.acs.org/content/acs/en/education/whatischemistry/landmarks/heliumnaturalgas.html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環(huán)球科學 (ID:huanqiukexue),撰文:二七,審校:王昱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鍵詞:地球,地核

軟媒旗下網(wǎng)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