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沒有夜神可以替代夜神

膠卷迷俱樂部 2023/2/25 18:37:08 責編:夢澤

即非先行者,也不乏后繼者……

這恰恰是 Noctilux50/1.0 真正強大的地方。

今天的話題是從福倫達的 50/1.0 鏡頭開始的。

COSINA 公司的福倫達品牌從品牌價值而言是難以和徠卡抗衡的,他們的 VM 鏡頭不可能取得和徠卡 M 鏡頭平等的地位。然而日本人仿佛就是憋著一口氣,仿佛就是要挑一挑徠卡,因而在保留了 VM50/1.2 鏡頭的情況下,在 2022 年又推出了一款 50/1.0 鏡頭,而這枚鏡頭價格高達 22 萬日元,是福倫達有史以來最貴的一枚 VM 鏡頭。

可是這枚鏡頭同樣難以挑戰(zhàn)徠卡 Noctilux 鏡頭的地位,盡管它已經是這些挑戰(zhàn)者中價格最貴,也是性能相當出色的一員。

從技術而言,這枚福倫達 50/1.0 的眼花繚亂的技術要勝過遠在 70 年代開發(fā)的 Noctilux 50/1.0 鏡頭,然而它依然不可能獲得同等的知名度。

今天我們就要研究這枚從 1976 年一直生產到 2008 年的鏡頭。

而我的看法是:現代超大光圈鏡頭,甚至是國產鏡頭很快就能從性能上全面超過這枚半個世紀前設計的 7 枚 6 組的雙高斯結構鏡頭。然而,要讓人們從心理上找到它的替代者,也就是找到一枚鏡頭可以替代它成為超大光圈鏡頭發(fā)展的代表,恐怕很難。

一說到 1.0,相機愛好者就會想起它,而不是其他鏡頭。

我們先來看看這枚鏡頭的三種常見式樣。

58mm 口徑版本,1975 年-1978 年,11821 型號

60mm 口徑版本,分 1978 年-1982 年版本和 1983 年-1993 年版,外觀不同,11821 型號

60mm 口徑,遮光罩一體新版,1994 年-2008 年,11822 型號

這枚鏡頭歷年均在加拿大制造,最早期口徑 58mm,之后調整為 60mm,但是光學結構從 1976 年到 2008 年都沒有調整過,為經典的 7 枚 6 組雙高斯結構。有許多大光圈鏡頭,包括大量單反鏡頭使用同樣的結構。鏡頭本身不帶非球面鏡片,但有 2 片折射率極高的鏡片,使用編號 leitz 900/1 的特殊玻璃,最初為前一代 50/1.2 鏡頭開發(fā),這種鏡片折射率高達 1.9,色散只有 40.5。

下面,我們正式聊聊這枚鏡頭的歷史定位和價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人類已經能夠開發(fā)出光圈極大的鏡頭,然而在 135 領域,這個數值最大達到 1.5。

Albrecht Wilhelm Tronnier 作為施耐德公司的傳奇光學設計師在 1935 年為徠卡設計了 XENON 50/1.5 鏡頭,這是未來一些列超大光圈雙高斯結構鏡頭的鼻祖。

而蔡司公司的 Ludwig  Bertele 在年僅 24 歲時就開發(fā)出了 120 上使用的 1.8 光圈的 ERONSTAR 鏡頭,他在 1932 年開發(fā)了 3 組不對稱結構的 SONNAR 50/1.5 鏡頭,驚人地使用了 2 次 3 片鏡片貼合。

這兩條線索,將在 1950 年代使 50mm 鏡頭的光圈提升到新的境界。

我們不能忽略冷戰(zhàn)格局對德國光學工業(yè)的致命打擊,而日本人不僅在精密機械方面趁勢崛起,甚至要挑戰(zhàn)德國人半個世紀以來的世界光學霸主的地位,無論是民用,軍用還是商業(yè)用,德國光學在 20 世紀上半葉都是不可匹敵的。

1953 年,日本的帝國光學推出了民用光學史上第一支突破 1.5 光圈的鏡頭,ZUNOW 50/1.1 鏡頭,這是一款 SONNAR 結構超大光圈鏡頭,推出過 2 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竟然動用了一個 4 片貼合的鏡頭組。

1954 年,富士推出一枚 8 枚 4 組,2 組 3 貼合的 SONNAR 結構 50/1.2,1956 年柯尼卡推出 60/1.2 鏡頭(1954 年設計),同樣是 SONNAR 結構,但是前組 4 片沒有貼合,后組有一個 3 貼合。

第一枚雙高斯結構的超大光圈鏡頭是尼康在 1956 年的 50/1.1 鏡頭,受到材料限制,它的結構比后來的雙高斯結構超大光圈鏡頭要更復雜一些。

這枚鏡頭上折射率最高的鏡片只有 1.71,但畢竟是光學玻璃,色散有 47.9,眼鏡城里 1.71 折射率的樹脂片,阿貝數才 37。

日本在超大光圈時代光圈最大的鏡頭是佳能在 1960 年推出的 50/0.95 鏡頭,破天荒地在民用攝影鏡頭上突破 1.0 大關。這枚鏡頭看起來跟個煙灰缸似的。

然而,這 5 枚鏡頭沒有任何一枚,能夠代表超大光圈標頭。

他們基本都有如下特征:

1.光學結構設計不成熟,全開光圈象征意義大于使用意義

2.價格昂貴,產量小,生產時間短

3.沒有后續(xù)鏡頭開發(fā)

4.缺乏搭載平臺(尼康,佳能放棄旁軸,帝國光學倒閉,富士,柯尼卡沒有相關系統(tǒng),L39 螺絲口衰落)

面對日本的瘋狂,德國人選擇沉默……

…… 到 1966 年。

德國蔡司公司在分裂中遭到致命打擊,因此他們后期才在單反搭載平臺推出 1.2 光圈的鏡頭。

徠卡公司經過 M 相機的熱潮逐漸強大,并在日本超大光圈熱褪去后,研制開發(fā)了 50/1.2 非球面超大光圈鏡頭,取名 Noctilux。在被復刻爛大街之前,它是最傳奇的 M 口鏡頭之一。

上面這是 1964 年的 50/1.2 試做頭之一,前幾個月拍賣出了 36 萬歐元的天價。徠卡官方也補充了一些這枚鏡頭開發(fā)的情況。50/1.2 鏡頭使用了 2 面鏡片,徠卡方面號稱大大降低了球面相差和慧差,擁有很高的對比度。事實上,徠卡官方所說的大大降低,只是相對那些不能用的日本頭的說法。鏡頭在 50/1.2 時的性能依然勉強,而且加工難度很高。

折騰了 10 年,一共也才制造了 1800 枚,這便給 50/1.0 的推出提供了機會。

所以,徠卡 50/1.2 的非球面嘗試其實犯了和日本超大光圈鏡頭一樣的錯誤,重視炫技,忽略了鏡頭的實用性。

我們再看看日本的那幾條,徠卡 50/1.2 占幾條:

1.光學結構設計不成熟,全開光圈象征意義大于使用意義?

非球面雖然經過計算機計算,但并沒有使用數控機床打磨,制造成本非常高。

2.價格昂貴,產量小,生產時間短?

一枚 50/1.2 的價格是 M4 的 2 倍,雖然鏡頭使用計算機設計,但那個年代還沒有數控打磨技術,制造成本太高。最終 10 年才生產了 1800 枚。

3.沒有后續(xù)鏡頭開發(fā)

4.缺乏搭載平臺

然而,徠卡的后兩條和日本鏡頭不同。

徠卡并沒有因為非球面鏡頭的困境放棄超大光圈鏡頭,對于 70 年代陷入嚴重危機的徠卡 M 系統(tǒng),一枚旗幟性的鏡頭是必要的,Noctilux 是徠卡與日本鏡頭差異的標志。

同時,M 口搭載平臺穩(wěn)定,可以提供后續(xù)鏡頭的開發(fā)。

1970 年代,徠卡最終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思路開發(fā) Noctilux 鏡頭,使得其成為真正傳奇。

下面我們列出徠卡 Noctilux 鏡頭的開發(fā)思路,這是我從徠卡自己和意大利 MARCO CAVINA 專業(yè)解讀總結來的。

1.發(fā)揮徠卡的材料優(yōu)勢,以 900/1 特殊玻璃為核心開發(fā)

2.不研究新結構,以雙高斯結構為基礎,通過增加鏡片修正球差,慧差,放棄華而不實的非球面技術

3.節(jié)約成本,控制價格,提升產量,長期保持這款產品

就這樣,徠卡 50/1.0,傳奇 Noctilux 夜神鏡頭誕生了。

相比前一代 50/1.2,它擁有更低的制造成本,更低的價格(發(fā)售價格只有 50/1.2 的一半),更好的性能。它在 1.0 光圈時,對比,分辨,球差,色散都表現得很好。特別是鏡頭在 5.6 光圈時,性能完全超過了 50/1.2,它更適合彩色膠卷的使用。

徠卡實現了他們的想法,用一種常見的結構,結合優(yōu)質材料打造了一款超大光圈經典鏡頭。

然而,僅僅如此,是不能打造成傳奇的,這枚鏡頭之所以地位重要,與它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

從 1976 年到 1990 年,它是光圈最大的民用光學鏡頭。日本鏡頭受制于單反結構,以當時的結構條件只能做到 1.2 的光圈。所以徠卡 50/1.0 從指標上鶴立雞群。

雖然佳能公司在 1987 年推出了 EF50/1.0 鏡頭,但這枚鏡頭是 EOS 系統(tǒng)的新頭,追求指標,華而不實,反而重蹈 50 年代覆轍,之后佳能用更務實的 50/1.2L 紅圈替代了它。

可以說從 1976 年到 2008 年前后,也就是在這枚鏡頭漫長的生產生涯中,他做了整整 30 年的 135 鏡頭光圈至高點。

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對突破 1.4 光圈的認識都與這枚鏡頭捆綁在一起。

此外,它也的確有著在 70-90 年代堪稱優(yōu)秀的性能,徠卡 50/1.0 在光圈 1.0 時的表現,特別是對比度,要比許多單反鏡頭 1.4 光圈還要好,雖然大家的設計差不多。

雖然作為世界上最貴的 135 標頭,50/1.0 依然得到了徠卡鐵粉的支持,雖然它的總產量也不大,大約在 2 萬枚上下。

換言之,這 10 年來大家看到的層出不窮的超大光圈鏡頭與這枚 Noctilux 形成因果關系,也許它們采用了許多非球面技術,ED 技術,使用更加精密的計算。然而這些鏡頭的概念是被 Noctilux 定義的,因為 1.0 級別光圈在過去被認為是失敗的方案。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各種夜神的說法,夜神是專指徠卡鏡頭的,后繼者們連稱呼都受到這枚鏡頭的巨大影響。在現在數碼相機超強的 CMOS 高感面前,2.8 光圈鏡頭都能成夜神。

那么,要不要買一枚回來玩玩?我個人建議還是買 50/0.95,品牌價值一樣,Noctilux 正牌繼承者,性能優(yōu)異,當然,它的確比 50/1.0 要貴不少。

目前 50/1.0 的價格大約在 3.5 萬-4.5 萬之間,用八角形一體遮光罩的(俗稱 4 代)比較貴,58mm 的老版本比較貴,當中的都還好。這個價格現在大概相當于一臺全新的 MP 機身。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膠卷迷俱樂部 (ID:jiaojuanmi),作者:上海老污龜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相機,鏡頭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