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7月10日消息 今日,榮耀業(yè)務部副總裁(產品)@榮耀老熊 發(fā)文科普麒麟810的自研達芬奇架構,我們來看一下吧。
榮耀老熊表示,麒麟810芯片上的“D”指的就是華為自研的達芬奇(Da Vinci)架構??梢院敛豢鋸埖恼f,“榮耀9X全球最高的AI跑分,只是達芬奇架構能力的冰山一角?!?/p>
以下為榮耀老熊官方科普麒麟810達芬奇架構全文:
昨天,我在微博上曬出了麒麟810芯片的實體,并請大家猜測芯片上的圖案“D”有何含義。有部分朋友猜到了答案:這個“D”指的就是華為自研的達芬奇(Da Vinci)架構。達芬奇架構究竟有多牛呢?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榮耀9X全球最高的AI跑分,只是達芬奇架構能力的冰山一角。
我想用《三體》中的“高維”一詞,來形容達芬奇架構在AI領域的碾壓優(yōu)勢。相比市面上其他的AI計算,達芬奇架構是一個全新的、高維的芯片架構。這種高維,我認為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達芬奇架構在計算原理上的高維。早期的CPU和DSP處理AI計算,其實是一維的線性結構,效率低下,還特別費電;后來大家找到了GPU和TPU,可以理解成是一種二維平面式的計算方式,AI計算的速度雖然得到了提升,不過臺式機GPU的滿載功耗還是動輒上百瓦。
而現(xiàn)在,我們針對AI計算特點,研發(fā)設計出了達芬奇架構。這種創(chuàng)新架構又被稱作“達芬奇魔方”——它正如魔方一樣,是三維立體的。而且這種三維運算模式,其實非常適合AI的矩陣運算,它能在確保能耗最小化的同時,提供澎湃的AI算力。打個比方,高維的運算模式,能讓我們在獲取計算結果時“少走點路”,可能別人用五步才能干完的活,我們一步就到位了,而且在旗艦級7nm工藝制程的助攻下,我們功耗也會更少。
由這種創(chuàng)新架構結出的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麒麟810的AI-Benchmark得分超過32000分,穩(wěn)居全球第一,榮耀9X也因此成為“最聰明”的手機,這是高維碾壓優(yōu)勢的第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是達芬奇架構在場景應用上的高維。這怎么解釋呢?大家都知道,在以往,不同的計算架構基本只能使用在它自己的領域。比如X86架構用在桌面電腦,ARM架構用在移動設備,GPU也是一樣的道理,桌面版和移動版井水不犯河水。歷史上曾經有過跨界的嘗試,但他們幾乎都失敗了。
而達芬奇架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覆蓋了從零點幾瓦到上百瓦全場景的計算架構!大家可以把它比喻成金箍棒,能大能小;也可以把它比喻成航空母艦,“萬物皆可載”。去年HC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fā)布了華為全棧全場景AI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基于達芬奇架構的系列化AI芯片:Max,Mini,Lite,Tiny和Nano五個系列。前兩天的技術溝通會上,我將這五個系列解釋為超大號、大號、中號、小號、超小號,它們能滿足全應用場景的AI計算需求。
怎么理解這些不同的尺碼?像超大號(Max)和大號(Mini),指的就是昇騰910和昇騰310,它們分別是“計算密度最大的單芯片”和“高效計算低能耗的單芯片”,都堪稱是AI芯片中的“火箭發(fā)動機”。這兩款芯片可用于云計算與邊緣計算,從應用場景來看,其能助力打造智慧城市、探索自動駕駛或賦能新興產業(yè)等。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