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3 月 11 日消息,新華社今日報道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jiān)測發(fā)現,2 月下旬以來,我國互聯網持續(xù)遭受境外網絡攻擊,境外組織通過攻擊控制我境內計算機,進而對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進行網絡攻擊。
經過分析得出,這些攻擊地址主要來自海外,僅來自美國紐約州的攻擊地址就有 10 余個,攻擊流量峰值達 36Gbps,87% 的攻擊目標是俄羅斯,也有少量攻擊地址來自德國、荷蘭等國家。
新華社表示,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已及時對以上攻擊行為最大限度予以處置。
今年 3 月 5 日,有匿名黑客宣布對俄羅斯進行全面的網絡戰(zhàn)爭,此后約有 50 億次攻擊涌向俄羅斯。Atlas 的研究顯示,今年 3 月有 70% 的網絡攻擊是針對俄羅斯的,還有 19% 的攻擊是針對烏克蘭的,美國是第三大目標(5%)。
在其他發(fā)現中,全球 90% 的攻擊使用 DDoS 來造成服務中斷。銀行和其他支付處理公司遭受了全球 72% 的網絡攻擊。商業(yè)部門是 21% 的攻擊目標,計算機和 IT 部門遭受了全球 2% 的網絡攻擊,所有其他行業(yè)占 5% 的攻擊。
不久前,北京奇安盤古實驗室、360 公司接連發(fā)布報告,發(fā)現隸屬于 NSA 的黑客組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范圍內近 50 個國家和地區(qū)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惡意網絡活動,嚴重危害中國關鍵基礎設施安全、海量個人數據安全以及商業(yè)和技術運營。
IT之家了解到,網絡攻擊(Cyber Attacks,也稱賽博攻擊)是指針對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基礎設施、計算機網絡或個人計算機設備的,任何類型的進攻動作。
對于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來說,破壞、揭露、修改、使軟件或服務失去功能、在沒有得到授權的情況下偷取或訪問任何一計算機的數據,都會被視為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中的攻擊。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