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6 月 4 日消息,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了一種超逼真的自愈合材料,可以用來制作機器人的人造皮膚,讓機器人擁有類似《終結(jié)者》電影中的半機械半生物的外觀和功能。這種材料不僅可以感知周圍的溫度、壓力和電流變化,還可以在受損后自動對齊并自愈,保持皮膚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首次實現(xiàn)了多層薄膜傳感器在自愈合過程中自動對齊的技術,這是模仿人類皮膚的一個關鍵步驟。人類皮膚有多層,每層在愈合過程中都能正確地重新組合。這種技術可以讓機器人更具有人性化的外觀和觸感,提高與人類交流的效率和親和力。
為了制作這種人工皮膚,研究人員開發(fā)了硅樹脂和聚丙二醇材料,它們可以像人類皮膚一樣伸展而不撕裂,同時磁性特性允許皮膚自動對齊。
這種人工皮膚具有柔軟、可拉伸、防水和自愈合等特性。如果被刺穿、切開或割破,每一層都能與自身選擇性地愈合,恢復整體功能。當溫度升高到 70 攝氏度時,可以在 24 小時內(nèi)自我修復;在室溫下,則需要大約一周的時間。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下一步的目標是制作更薄、具有不同功能的皮膚層,例如可以感知溫度變化或張力變化的層。IT之家注意到,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類人機器人也越來越受到關注,例如一家得克薩斯州的公司正在研發(fā)可以幫助家庭日常事務的“通用機器人”,而一家由 OpenAI 支持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則致力于將擬人化機器人商業(yè)化應用于工作場所。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zhuǎn)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jié)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