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據(jù)中國科學報報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合作,在福建首次發(fā)現(xiàn)恐龍化石,通過研究,確認為該化石物種為世界上侏羅紀最晚期和地理位置最南的鳥翼類恐龍,距今 1.48 億年到 1.5 億年之間,并將其命名為“奇異福建龍”,這一成果 6 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fā)表。
論文稱,鳥類是侏羅紀晚期非鳥類獸腳類恐龍的后裔,但由于化石記錄極其稀少和時空限制,這一進化過程的最早階段仍不清楚。論文描述了一種地層上最年輕、地理上最南端的侏羅紀鳥翼類恐龍,距今 1.48 億年到 1.5 億年。
IT之家從論文中獲悉,該化石于 2022 年 10 月在福建北部的政和大溪盆地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近一年的修復和分析,研究團隊認為此次發(fā)現(xiàn)的新物種前肢與始祖鳥相似,后肢相對細長,在體形上介于恐龍和鳥類之間,是一類善于奔跑的,或者生活在水邊的小型獸腳類恐龍,并將其命名為“奇異福建龍”。
除了奇異福建龍外,考察團隊還發(fā)現(xiàn)了與奇異福建龍同時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爬行動物化石,包括水生 / 半水生的龜鱉類、離龍類,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政和動物群”。
論文稱,“奇異福建龍”的發(fā)現(xiàn)彌補了鳥類起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部分空白,為研究鳥類起源與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