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2 日消息,清華大學新聞網(wǎng)日前展示了由清華大學牽頭的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望舒之輦”,該方案于 10 月 25 日入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fā)布的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征集初選名單。
清華大學自 2017 年開始啟動載人月球車的研制工作,團隊經(jīng)過多輪制作、調(diào)整,最終形成當前的研制方案。據(jù)介紹,這套方案將中華文明和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到月球車的設計中,以工程技術為基礎,以人文思想為突破。
“望舒”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為月亮駕車的女神,也被借指月亮,“輦”則是我國古代交通工具?!巴嬷偂钡脑O計靈感來自秦始皇陵兵馬俑出土的銅車馬關鍵元素,以一對大尺度車輪突出“輦”的關鍵特征,以圓形穹窿華蓋凸顯車的華麗與尊貴。
月球車的顯示器支架采用了“韁繩”造型,寓意駕馭這臺月球車的航天員是“載人探月的踐行者”,該車的六輪獨立驅動則意喻六匹馬拉動“輦”,以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禮儀給予航天員最崇高禮遇。
此外,為彰顯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國哲學思想的深邃,月球車的大車輪轂上應用了“來氏太極圖”造型。
功能方面,“望舒之輦”的車頂華蓋提供了鋪設太陽能電池陣的結構,車身提供有敞篷車必需的防翻滾支架,后部擁有一個面積較大的平臺,可用于放置科學儀器和裝置,以及采集到的月球標本。
設計團隊將衛(wèi)星的姿態(tài)控制思想應用于月球車的行駛控制中,可解決當月球車若干車輪出現(xiàn)故障后的行駛控制問題。此外,設計團隊還發(fā)展了載人月球車的人-機智能混合增強駕駛技術,實現(xiàn)了手動駕駛、自主駕駛和人機混合駕駛三種模式,既為航天員提供了駕駛樂趣,也為安全駕駛和特殊情況下自主返回月球著陸器提供了保障。
為解決航天員穿著月球航天服存在的手腕、手指運動受限問題以及提高駕駛可靠性,設計團隊專門設計了可將前進、后退、轉向和剎車動作在手感上解耦的操縱桿,并賦予其鼠標功能。該操縱桿置于兩名航天員中間位置,以便隨時交接操縱職能。
IT之家此前報道,今年 5 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了《關于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的公告》,面向全社會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
至公告截止日,共 40 多家單位組成 14 個聯(lián)合團隊提交了方案。經(jīng)過形式審查,共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八院、航天科工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航天規(guī)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追覓創(chuàng)新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上海龍創(chuàng)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嘉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提交的 11 份方案進入專家評審環(huán)節(jié)。
廣告聲明:文內(nèi)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