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香港大學提出探索宇宙初代恒星新見解,得到美國宇航局高度認可

2024/5/11 17:47:10 來源:IT之家 作者:故淵 責編:故淵

IT之家 5 月 11 日消息,香港大學科研團隊近日提出用于探測第一代恒星 / 星族 III 恒星(Population III)的新方法,得到了國際天文學界的廣泛認同,美國宇航局也高度認可該方案,將借助羅曼太空望遠鏡展開尋找。

IT之家注:第一代恒星 (Population III stars 或 Pop III stars),誕生于宇宙大爆炸后的最初 100 萬年,大約為宇宙年齡的 1%。

第一代恒星對于現(xiàn)代天文學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其對于建立恒星初始質量方程(initial mass function, IMF)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進而影響整個宇宙的演化。

第一代恒星的壽命極短,它們在誕生后迅速消耗殆盡。因此,我們無法直接觀測第一代恒星。但通過觀測它們噴發(fā)出的重子金屬物質,我們能觀測到潛在的 Pop III star 的遺跡,從而對 IMF 和宇宙大爆炸核合成進行限制。

該團隊由戴麗心教授帶領,提出了探測第一代恒星的方法。研究指出如果一顆星族 III 恒星移動到大質量黑洞附近,它將被黑洞的潮汐力撕裂成碎片。

在這種潮汐瓦解事件(TDE)中,黑洞會大肆吞噬恒星碎片,并產生非常明亮的耀發(fā)(flares),即星系中心釋放出大量能量的明亮閃光或輻射現(xiàn)象。

藝術家描繪的黑洞在 TDE 之后吞噬恒星物質的情景。

戴教授的研究小組研究了這類 TDE 涉及的復雜物理過程,并證明這些耀發(fā)產生的輻射可以跨越數(shù)十億光年到達我們今天所在之處。

最重要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 TDE 耀發(fā)的獨特特征可用來識別星族 III 恒星的存在,并探測它們的性質。

美國宇航局團隊成員說,羅曼望遠鏡提供的宇宙全景視野比哈勃太空望遠鏡大 200 倍,勘測天空的速度比離子望遠鏡快 1000 倍,因此它應該是發(fā)現(xiàn)這些早期 TDEs 的理想儀器。

IT之家附上參考地址: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科學天文,恒星演化
  • 日榜
  • 周榜
  • 月榜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