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 日夜間
    隨系統(tǒng)
    淺色
    深色
  • 主題色

什么是自由?量子力學 VS 牛頓力學

大學物理學 2022/10/9 13:39:41 責編:遠生

如果有人問你什么是自由,你該怎么回答?

很多人會認為:無憂無慮,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在什么時間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真正的自由。

而反過來,你的不自由具體有哪些呢?

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會發(fā)現(xiàn),不自由包含兩方面:

一是你的行為受到時間或空間的限制。

例如,你不能在某個時間段內干某件事,或者只能在某個時間段干某件事。

二是某種壓力或推動力令你無法停歇。

例如,作為一枚雞娃,你的父母每天都給你鼓勁,為了將來考個好大學,除了睡覺吃飯,你都在拼命學習。

若轉到物理問題,不自由的情況相應也有兩種。

第一種情況,物體的運動受到限制,或者說約束。它是通過一類叫約束力(也稱約束反力)的作用來實現(xiàn)的。

在約束力的作用下,描述物體運動的變量滿足一些方程,方程越多,解出的未知數(shù)就越多,剩下的獨立變量就越少了。

如果有  個質點,理論上講,它的每個質點的位置需要 3 個獨立坐標(  ,  ,  )來確定,那么  個質點一共需要  個變量來描述。

假設它們一共受到  個約束,由于每個約束對應一個方程,一個方程理論上可確定一個變量,這樣就一共確定  個變量,那么最終剩下的獨立變量的個數(shù)為 我們稱這些獨立變量的個數(shù)  為體系的自由度。

例如,由  個粒子組成的體系,若粒子在振動,但整體固定不動,則自由度為  ,為什么呢?留給讀者自己想一想。

第二種情況,物體受到外力驅動,或者說受主動力作用。例如自由落體受到的重力、拖箱受到的水平拉力都是主動力。

約束力和主動力合在一起就是外力。所以,不自由的兩種情況歸根結底是一種機制所導致的,它就是外力作用。

總的說來,自由意味著不受外力,而不受外力的物體是自由的。

那么具體來講,這種不受力而導致的自由是怎樣一番圖景呢?

牛頓第一定律回答了這個問題:不受力的物體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換句話說,自由的物體的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但你發(fā)現(xiàn)沒有,這個自由其實有多么不自由!

試想,當我們說“一只鳥兒在空中自由的飛翔”時,難道是指它在一條直線上勻速地飛?顯然不是!我們是指它隨意地在任何地方飛,它往哪里飛都一樣可能。

因此,若是真的自由,物體應該能出現(xiàn)在空間中任何地方!這是一個沒受到牛頓第一定律影響的、具有正常邏輯思維的人對自由的直觀理解。

但牛頓第一定律給出的自由卻是:它要不呆在那里不動,要不就沿著一條直線勻速移動,只不過二選一罷了。

當然,你可能也會說,這很正常啊,自由不是絕對的,總要受到底層物理規(guī)律的約束。例如能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和角動量守恒定律等等。

既然物體不受外力作用,那么按照動量守恒定律,它的動量不變,由于動量是矢量,動量守恒意味著運動的方向不變!所以物體只能有兩種可能的選擇: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實際上,在宏觀世界中,沒有,也不可能有破壞牛頓第一定律的事情發(fā)生,要不然,牛頓力學早就被拋棄了!

看來,宏觀世界中自由的確只能如此了!

那么,微觀世界中的自由也是如此嗎?

要知道,牛頓定律只適用于宏觀世界,對微觀粒子來說,它們服從量子力學的規(guī)律,而量子力學中并沒有與牛頓第一定律一致的說法。

那么,在微觀世界中,自由的粒子真的可以到處出現(xiàn)嗎?

答案是:真的可以!量子力學給出的結果正是如此。

雖然量子力學總是那么不可思議的違反我們的直覺,但同時,在很多問題上,它卻又與人類最一般的直覺完美符合!而自由粒子的運動規(guī)律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那么,具體來講,量子力學中的自由粒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量子力學中,粒子的狀態(tài)是用波函數(shù)來描述的。而根據(jù)波函數(shù)的統(tǒng)計詮釋,波函數(shù)的模的平方(簡稱模方)代表粒子在空間某點出現(xiàn)的概率。如果你想預測它將在哪里出現(xiàn)的機會最大,你只要按照波函數(shù)的模的平方來計算就可以了。

你只有一次機會找到它,無論你在哪里發(fā)現(xiàn)它,并不說明它是從另外某處趕過來的,因為它本來就在那里。雖然它其實也在其他的地方,但你的觀測讓它的波函數(shù)在它被發(fā)現(xiàn)的位置坍塌。

有一點值得強調的是,粒子并沒有在空間中彌散開來,它是以整體按波函數(shù)的模方決定的概率分布在空間中各處。所以當它在某處被發(fā)現(xiàn)時,它將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被獲得,擁有它的本來屬性,包括電荷、質量和自旋等。

既然是自由粒子,那么理所當然,它在空間任意點出現(xiàn)的機會是一樣的。所以,它不會停在某個地方不動,也不會沿著一條直線勻速運動,而是以相同的幾率出現(xiàn)在空間任何一點。

看到沒 —— 以相同的概率出現(xiàn)在空間任何一點!試問,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完美的自由嗎?

有的人可能會有一些不切實際的“奇思妙想”,例如他覺得“隨時隨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且馬上就到”才是真正的自由。

拜托,這可不是物理中的自由!恰好相反,這根本不是自由,因為這種“來去的自由”依賴于粒子的速度(因為要快)和加速度(因為要隨時調換方向),粒子必然時刻受到強大外力的作用,怎么可能是物理上的自由呢?

在量子力學中,物理上的自由就是不受時空地限制,粒子能出現(xiàn)在所有的地方。并且再加了一個條件 —— 相同的概率!

你可能覺得這個條件是畫蛇添足,因為你可能想更多的呆在某個地方,呆在另一些地方的機會少一點,或者你甚至想隨意的改變處在某點的概率,但現(xiàn)在卻是同樣的概率,這看起來不夠自由?。?/p>

這種想法與上面那個“奇思妙想”一樣,不是物理中所說的“自由”,而是不自由。

說了這么多,你應該明白:量子力學中所給出的自由粒子所享有的自由是物理中最真正、最徹底的自由。而相比起來,牛頓第一定律中所說的那個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現(xiàn)在你可能有一個疑問:既然是自由粒子,它的動量守恒。那么,其動量應該始終沿某個方向,那它不一直沿著某個直線運動嗎?如果這樣的話,它哪有機會在整個空間中到處亂跑?

沒錯,自由粒子動量守恒,也就是說,粒子的動量的確是朝著某個方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粒子總是沿著某個方向運動!

按照量子力學的統(tǒng)計詮釋,粒子只是神不知鬼不覺的突然出現(xiàn)在你探測到它的地方,你不需要也無法知道它是從哪里過來的,因為它在不同地方出現(xiàn)的概率是同時性的。它的整體隨時可以出現(xiàn)在空間中任何一點。

所以,自由粒子并不會因為動量守恒而被限制在一個點或一條線上,它在空間各處出現(xiàn)的機會是均等的,它的狀態(tài)是一種徹底的自由狀態(tài)。

最后再來看看,滿足這種概率均勻分布特征的自由粒子的狀態(tài)描述是怎樣的?又是如何得到的?

前面提到了,量子力學用波函數(shù)描述粒子狀態(tài),而波函數(shù)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 —— 薛定諤方程的解。所以,我們要描述自由粒子,就必須求解薛定諤方程。

薛定諤方程的基本形式為

其中  代表來自外界的作用。既然現(xiàn)在是自由粒子,則  ,所以自由粒子滿足的薛定諤方程為 它的解是 

這就是自由粒子的波函數(shù)。根據(jù)波函數(shù)的統(tǒng)計詮釋,在空間任意點發(fā)現(xiàn)粒子的概率密度為 這說明,在任意點發(fā)現(xiàn)粒子的概率是相同的。

說明:既然是自由粒子,其所在空間是無限大的,而粒子在每個地方又具有相同的發(fā)現(xiàn)概率,那么這個概率只能為零。因此,自由粒子不可能是定態(tài)。但這不影響自由粒子在空間各處概率相等這一結論。

根據(jù)德布羅意關系式

以及  可得 這個波在  時刻的等相面為 其中  是波面上的點的位矢在波矢上的投影值。對相同的時刻  ,  是定值,說明等相面都是平面,所以自由粒子的波函數(shù)具有平面波的形式。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經典的平面波的波函數(shù)還可以寫成實數(shù)形式 ——  或  函數(shù)的形式,但作為含有虛數(shù)  的薛定諤方程的解,自由粒子的波函數(shù)必須是復數(shù)形式。實際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粒子概率均勻分布的要求,因為正弦或余弦函數(shù)的模方對空間依然是周期起伏的。

關于自由粒子的波函數(shù)的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很多人喜歡利用自由粒子的波函數(shù)來“反推”薛定諤方程。

因為人們憑直覺相信,自由粒子的波函數(shù)應該具有平面波的形式。對此波函數(shù)求時間和空間偏導,可得到能量和動量的平方分別滿足

聯(lián)合經典力學中動量與能量之間的關系 就可得到一個等式,該式正好是自由粒子所滿足的薛定諤方程。 在此基礎上考慮到能量中應包含勢能  ,這樣就得到任意粒子所滿足的薛定諤方程了。

之所以這里用帶引號的“反推”,因為薛定諤方程現(xiàn)在被認為是量子力學的一條基本假設,是無法從別的結論推得的。也就是說,任何試圖推導薛定諤方程的做法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 雖然你的確可以用這種“反推”的方法找回你大腦中遺忘的薛定諤方程。

綜上所述,關于自由的哲學觀點,量子力學比牛頓力學先進多了!

其實,豈止自由這件事,在幾乎所有方面,量子力學都比牛頓力學更先進和深刻。它被認為是人類洞察自然世界的最高成就。迄今為止,它的理論完美地描述了這個世界,雖然目前人類還無法真正理解它的本質。

參考文獻

  • Griffiths, David J.; Schroeter, Darrell F. (2018).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Thir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大學物理學 (ID:wuliboke),作者:薛德堡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相關文章

關鍵詞:量子力學

軟媒旗下網站: IT之家 最會買 - 返利返現(xiàn)優(yōu)惠券 iPhone之家 Win7之家 Win10之家 Win11之家

軟媒旗下軟件: 軟媒手機APP應用 魔方 最會買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