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11 月 25 日消息,人類大腦的適應和變化能力,在學術界被稱為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科學界和公眾的想象力。
目前業(yè)內觀點是,失明、耳聾、截肢或中風等神經系統(tǒng)挑戰(zhàn),會導致大腦功能發(fā)生重大變化,給人“上帝關上一道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的感覺。
不過近日發(fā)表在《eLife》的論文認為,深入分析了經典論文,重新評估了關于皮質重組和神經可塑性的觀點,認為人類大腦的神經可塑性并沒有預期的那么高。
該論文挑選神經科學領域最典型的 10 個重組例子,并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評估了已發(fā)表的證據。
論文認為這些成功的康復案例,并不是改造大腦,而且激活原本就存在的潛在能力。
例如,在 Merzenich 的猴子研究、Hubel 和 Wiesel 對小貓的研究案例中,科學家沒有深入挖掘大腦區(qū)域,認為這些神經原本就存在,只是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
那么盲人為何會提高聽力或者其它技能了?研究認為并非是大腦經歷了重大重組,而是訓練和學習的力量,認為這些是神經可塑性的真正機制。
為了讓盲人發(fā)展急性回聲定位技能或中風幸存者重新學習運動功能,需要進行密集的重復訓練。這個學習過程證明了大腦具有非凡但有限的可塑性能力。
IT之家附上論文參考地址:Tamar R Makin,John W Krakauer,(2023), Against cortical reorganisation,eLife,12,:e84716,https://doi.org/10.7554/eLife.84716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jié)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